(通讯员:王昊洋)在大雪纷飞的寒假期间,“红巷行者”社会实践队队员向艳明,周佳仪和周一帆分别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并采访到了田世新等多位退伍军人,记录了他们崇高峥嵘的革命故事。在他们的亲口诉说中,往昔的红色精神熠熠生辉,动人的奋斗故事历久弥新。
居住在铁厂荒社区的田世新老人今年已是65岁高龄,在接受采访时,老人眼里仍难掩炙热的光芒。老人小时家庭困难,母亲也早早离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还未来得及学完小学课程,他就升入初中学习农业机械,之后又去村里的茶厂做工补贴家用。1978年,经过村里人推荐介绍应征入伍,从此开启了他不易但光荣的军旅生涯。那年,他只有19岁,却扛起了枪杆,走上了战场。
军队的生活很艰苦,但是很难忘。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战友们,情同手足,互相照顾。每每谈到这,老人都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怀念的表情。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打响之后,又将他送往了未知的远方。在动身的前一天,他们紧急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训练,随后长达八天八夜的急行军,令他精疲力竭。不仅如此,他们在休息调整时随时得提防敌人的轰炸,不得不躲在大车车底。
汗水,枪弹,行军,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在挑战军人的意志。但恰恰是解放军战士们乐观团结的心态与昂扬的革命斗志,让他们顺利战胜了一波波困难。老人还提到,在一次山间行军中,他注意到一位小同志搬运物资吃力,习惯了山路的他,便帮这位小同志背负着6发炮弹,1个炮架,1个防毒面具和其他干粮武器继续行军。很难想象,这些总计约280多斤的物资,是如何被他一步步地带出崎岖的山区,前往重要的前线!是啊,现在的和平生活难道不是他们的心血付出换回来的吗?
向文荣老人同样是居住在铁厂荒社区的一名退伍老兵。和田老相似,他在完成了初小学业后在外务工,支撑家庭;但不同的是,作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向老更将“为人民服务”践行在了自己的一生中。
时间拨回1976年那个落叶纷飞的金秋,已有5年党龄的他,决定继续在部队中磨炼自己的意志。8年的时间军旅生活中,曾担任班长的他带着同志们进行了“816工程”的建设。在那黝黑泥泞的洞穴中,他带头工作,埋头建设,一干就是一整天。为了建设国家地下核工程,同志们吃苦耐劳,忍受着艰苦的环境,亲手将一块块砖石砌成房室,将一堆堆泥土挖成巨窟。哪怕退伍后,向老也选择了担任阮家村主任书记,继续在乡村建设中放光发热,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全部。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也在如向老一样,在祖国的各地服务着,实践着,共同推动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如果说,军人的天性就是服从命令,那么龙启和老人一直保持着这种可贵的天性,并在命令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湖南湘西的狮子社区里,年逾古稀的龙老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在匆匆学习了小学课本后,18岁的他在1972年加入了部队,随后参与了3年的广东汕头牛田洋建设。建设环境恶劣,大家只能在破旧的茅草屋中席地而睡;但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他与战士们一起铆足了劲,最终竟然还超额完成了目标。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可还没等他适应当地的生活,一道命令又将他调往了广东五华的通讯部队。在部队里,他努力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漏,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通讯任务,如一颗螺丝钉般,在自己的岗位上钻深钻稳。“若有令,召必归!”
和其他采访对象相比,美兴镇消防队队员韩态有年轻帅气了许多,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住他身上军人的气概。2012入伍的他,由于年龄小,没少受到打击。然而部队的生活磨砺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等优良品质,给尚还稚嫩的他上了深刻的一课。当然,他还提到,部队的生活并没有影视剧里那样光鲜亮丽,更多的是日复一日训练的无聊与枯燥。他说他们就像一块砖,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结束军旅生活后,如今的他选择成为一名消防队员,继续为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赴汤蹈火,竭尽全力!
军旅本色,使命在肩。在退伍军人们的亲口诉说中,责任、奉献、坚守、爱国等关键词不断重现。为什么我们要优待退伍军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要征战沙场,保卫家国;更因为他们传承并发扬着那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为当下及未来的人们指引前方。当时间的水流冲刷尽历史,可能斯人已逝,但那红色精神,将永远激昂在心!
制作:马悦 覃武豪
图片:向艳明 周一帆 周佳仪
审核:王昊洋 艾合买提·吐尔地
本新闻稿内容均已整得采访人同意